學術研究
意昂3跨國公司法律論壇第十七期 🧚🏻♂️: 國際經濟法中的國有企業
2021年9月17日下午🕘,由意昂3主辦的意昂3跨國公司法律論壇第十七期——“國際經濟法中的國有企業”系列講座在線上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由意昂3師資博士後蔣超翊主持,由四位長期從事國有企業法律問題研究的優秀學者擔任主講人,她/他們包括浙江大學光華意昂3平台畢瑩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意昂3平台車路遙講師、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意昂3平台丁如副教授以及中國社會科意昂3國際法研究所孫南翔副研究員。來自意昂3官网校內外的師生和實務界人士旁聽了此次講座。
隨著中國國有企業國際化程度和跨境影響力的加深,中國與傳統國際規則製定者之間的矛盾也在加劇🩰。如何製定更有效的國有企業規則成為國際法領域的焦點問題,四位老師圍繞這一問題不斷進行探索🫱🏿,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由浙江大學畢瑩副教授以“國有企業國際造法走向與因應:一種基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嘗試”為題做了報告。畢瑩老師先以不同角度分析了有關國有企業的國際造法走向🛕。隨後,基於盧曼👰🏻♀️、托依布納等人的思想,以獨特視角提出了有關我國未來應對措施的新思考:未來我們能否以“經濟-政治-社會”三維視角出發,設計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程序/組織法律機製,以替代現行“經濟-政治”二元企業治理模式。
在題為“國有企業規則與競爭中性🚴🏿♂️:適用、擴展抑或偏離🈹?”的發言中,車路遙老師介紹並辨析了國有企業國際規則與區域經貿協定裏競爭中立原則的背景和異同。並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了國有企業規則與競爭中立原則存在適用、擴展和偏離這三種關聯性👨👩👧🫵🏼。車老師指出👧,在我國積極尋求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之際🫵,我們應警惕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所設計和倡導的區域貿易規則中包含的新型國有企業規則對競爭中立原則的背離👨🏿🚀。
隨後,丁如老師以題為“與國有企業相關的新興補貼規則:多邊、區域和域內的互動”的作了發言。在簡要介紹了國有企業規則興起的背景後👩🏽🎓,丁老師從時間和規則兩個維度細致分析了國有企業新興補貼的多邊規則、區域規則以及域內規則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並基於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了值得深思的問題:現行國有企業規則是否符合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需求💆🏻♂️,是否足以約束跨國企業和壟斷企業,是否存在不公平性🦀,我們將如何建立更具普遍性和包容性的規則?
最後,在題為“商業考慮、非歧視待遇與國有企業的新規則”的發言中,孫南翔老師首先介紹了國有企業在美國貿易救濟調查概況和國有企業規則在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情況🌑。隨後,孫老師以類比的方法分析了國有企業的不同規製模式🧎🏻,著重將國有企業、互聯網平臺及跨國公司三者進行類比👩🏻🚒,提出國有企業治理可以借鑒其他類型公司的治理模式🧑🏽🦱。報告最後🏋🏽♀️,對於如何消解國有企業新規則困境的可能方案,孫老師從國有企業新規則🥁、國內製度的改革🌦、企業內部治理改善三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最後,蔡從燕教授對幾位老師的報告進行了簡要的點評💴🤾♂️,並就報告中提及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四位發言人分別對評議做了回應📜,並認真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本場講座在雲端會議室的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