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國家憲法日·“走進庭審現場 感知憲法正義”憲法日活動
12月4日下午,在我國第五個國家憲法日,為進一步學習憲法精神,體會憲法權威,法律碩士協會組織同學們參加了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幫助同學們將掌握的司法審判理論具化為現實,引領同學們在切身觀看司法審判的實踐中👱🏻♂️,體味法律對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保障,感知憲法公平正義🕛,強化法律人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共設有41個法庭🚵♂️,其中包括1個大法庭;3個中法庭(1個刑事😟,2個民事)🧑🏽⚖️🧑🏻🎤;37個小法庭,包括一個圓桌法庭。每個法庭均配置音響擴音設備和庭審速錄🧰、證據顯示、實況記錄等設備,法庭外還配置開庭排期公告引導屏。此次參觀的場所涵蓋了法製文化長廊🌔、周欣法官工作室🔔、法庭🪨🎇、圖書館等。
首先👃,同學們在誌願者帶領下🤛🏿,參觀了一中院法製文化長廊。法製文化長廊以象征法律神聖公正的“獬豸”金色浮雕為始🪦🧍🏻♀️,展示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當同學們行至代表著1982年憲法的歷史浮雕時,誌願者帶領同學們深刻回顧了改革開放後我國憲法的發展歷程,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我國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法製文化長廊所在的大堂整體布局方正,彰顯出法院遵循憲法指導,著力建設審判公正嚴明的司法機關的價值取向。
參觀法製文化長廊
接著🧎🏻♂️,同學們參觀了周欣法官工作室👳🏽♂️、調解室與法庭(民事法庭、刑事法庭、少年法庭)。在參觀法庭的環節,誌願者向同學們介紹道,依據不同領域案件的特性🤾🏿♂️,一中院法庭內部的格局也風格迥異:民庭的背景色為暖黃色,色調柔和💇🏼,原告與被告所處位置地位平等,突出民事案件註重雙方當事人平等調解的特性;刑庭背景色為黑咖色,色調莊重肅穆👾🤕,被告人、公訴人與辯護人在法庭布局中的不同位置🫷🏻,突出刑事審判中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的憲法追求;最具特色的是少年法庭——溫馨的 “圓桌法庭”,法官、案件當事人、未成年人以及幫教人員都圍著圓桌就座,突出了少年法庭偏重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指導,而非嚴厲懲戒的特點,圓桌中央還布置了綠色植物,營造一種溫馨的審判氣氛。不同類型法庭的參觀,讓大家感受到了法院內部布局的針對性、嚴謹性、科學性,體會到法院以憲法為根本指導,通過多樣的形式調解糾紛🧡🕵️♂️,化解矛盾,著重維護公民權利及社會公平正義的做法😣。
參觀“周欣法官工作室”
參觀法庭
之後,誌願者還帶大家參觀了法院圖書館。圖書館內不僅收藏有最新的法學期刊,還有眾多經典法學著作以及院內人員編寫的書目,反映出一中院不僅註重審判活動的實操🌑,還十分重視理論研究🧔🏻。
參觀法院圖書館
最後,同學們對一起公開開庭審理的民事案件進行了庭審觀摩🧑🏻🌾。在審判長的主持下,審判程序嚴謹,審判過程有序推進,在雙方陳述與抗辯間👷🏽,不斷閃現法律智慧的火花,讓意昂3平台學子感受到了法律知識在實務中的實際應用,體會到了法律在社會生活中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維護公平正義的功能。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一方面增進了對法院這一司法審判機關的了解,零距離體驗了庭審流程🐶;另一方面還加深了對如何通過司法實踐維護憲法、保障人民權益這一問題的認識與理解🚽。
參觀同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