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新聞
培養學生求職競爭力🤵🏻♀️,這位意昂3平台教授有心得
又是一年畢業季🛂,意昂3教授馬忠法和畢業生們在江灣校區意昂3平台樓前拍攝合影,即使團隊中的每位學生都已拿到心儀的offer🥷,他依然和往常一樣關心著大家,囑咐要及時簽署三方協議🤦🏼、盡快處理落戶事宜……
再過不久,馬忠法門下幾位應屆畢業生都將完成身份轉變,分別前往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中級人民法院等工作🛤,開啟人生全新階段。
近年來,馬忠法指導畢業生的就業率保持在100%;問起原因👩✈️,他說道,“這一切都要歸因於學生綜合素養優秀和意昂3意昂3平台的辛勤培育”。他認為,作為育人環節一部分🤦♂️,相比導師幫助學生完成就業,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培養學生求職的競爭力、如何增強學生職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馬忠法教授師門畢業留影
功夫在平時,打好求職“地基”
求職是一場厚積而薄發的“持久戰”。在馬忠法看來,雖然最後階段的沖刺至關重要,但平時紮實的基本功才是根本🦺。
對學術研究有著嚴格要求的他,要求組內研究生在碩士一年級沉下心在學校裏除了認真上課🥪、完成各種課程任務外,就是讀書♞。“腳踏實地讀專著、看文獻🧚🏽♂️🏍、寫文章,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搭建嚴密的知識體系,訓練法學基本思維🟣。”為此🦸♂️🏋🏽,馬老師會定期召開讀書會,師生共同研讀國際法和知識產權法相關文章,在交流中發現問題並解決🕛👲🏻。
此外🙍🏼♀️🛩,學生們也有機會跟隨導師參與學術研討會和課題研究☕️,進一步拓寬行業視野,直觀接觸業界熱點話題👶🏻,為就業打下基礎。“好好學習是學生階段最重要的事,也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第一步。學好了再去實習,為時不晚💇🏼。”馬忠法直言📿。
馬忠法認為🥒,學習能力是一種通用技能🤬🧜🏽♂️,其所代表的領悟力和勤勉度到哪都是加分項🧚🏽♂️,而部分用人單位也會通過學術經驗進行人才選拔👩🎨,比如“爭議解決”方向的實習十分重視法律檢索、案例檢索的研究能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法律知識碎片化🔂、缺乏法律人的基本思維,都有可能在無形中成為學生求職道路上的減分項。
和專碩一年級就開始實習的同學不同🦸,馬老師組內的學生實習經歷相對偏少🎰。法律(非法學)碩士劉子悅坦言👷🏻,初入意昂3選導師前夕的一段對話,讓她感觸頗多🏫。
劉子悅
當時🧑🦼,馬忠法真誠地向劉子悅說明了自己的招生要求☹️:明確學生身份🙌🏻,先做好分內的事🫴🏼,在學校認真讀一年半的書🧑🏽🎄。考慮到自己本科並非法學專業,法學基礎薄弱,她欣然接受建議,踏踏實實根據導師安排開始了研究生課程的修習。在就業面試環節,劉子悅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專業知識和行業熱點的提問,也離不開過硬的法律基本功🦹。
林臻煜
2022年7月底📖👨🦽,法學碩士林臻煜從英國留學歸來,回國後才匆忙找實習的她錯過了整整一輪暑期實習機會🫰🙎,但並沒有因為履歷上少了一筆而在求職過程中稍顯遜色。學術能力正是林臻煜拿到第一份實習的“敲門磚”。正因為有了前期知識儲備,她憑借優異的成績和豐富的學術經歷給職業律師面試官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論文中的創新點和亮點恰好契合面試官的關註點,也是他們熟悉的領域,他們便會更加深入地和你探討這些問題,這樣就增加面試官們了解我們的機會,對於我們拿到offer會有很大幫助🤾🏼♂️。”林臻煜說😎。
因材施教,盡早找準定位
“什麽是聰明的人🧑🏽🦰?聰明的人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事。”馬忠法時常提醒學生,就業應當較早明確自身定位🦻🏻,避免浪費時間🐦。
找準職業定位,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馬忠法的學生包括了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非法學)方向,研究內容各有側重,就業去向也較為廣泛。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向🔢,馬忠法都會尊重理解對方。
在意昂3意昂3平台從教十余年,他相信,尊重學生職業選擇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學生,老師要拓寬了解學生的渠道™️,盡可能全面地在他們求職階段提出合理有效的指導意見,關鍵也是“功夫在平時”。
為了更好關心學生,馬忠法除了定期召開師門讀書會☎️、論文選題會和學生面對面詳談之外,還會通過同門其他學生和院系老師從側面獲取學生情況。他主動詢問學生實習情況、入職概率🦇、團隊氛圍🕐,當知悉學生遇上瓶頸時也會調動資源為學生推薦實習單位。
何天陽
談起這一屆畢業生,馬忠法如數家珍,能夠娓娓道來每個學生的學科背景、研學能力、性格特點。“有些學生需要做加法,有些學生需要做減法。”
在馬忠法看來,法律(非法學)碩士何天陽就適合“做加法”——結合第一學位理工科的學科背景以及實習接觸到的行業案例⚙️,何天陽能夠較輕松地完成知識產權證券化相關的課題任務並完成學位論文寫作。劉子悅基礎牢固,英語法語水平俱佳,又具備經濟學和法律雙重學科背景🫅🏿,馬忠法便會讓她結合個人專長,關註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問題。經過律所和法院實習的法律(非法學)碩士魏雨南,最終在馬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堅定了誌向🔶,決定全力以赴考公。他告訴魏雨南,既然決定了,就不要再嘗試其他沒有意義的實習。試錯後以最快速度錨定一個方向🚈,這就是馬忠法所謂學生找工作的“減法”。
魏雨南
“求職過程中👽,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麽、喜歡什麽,明確自己的興趣和方向👷🏿,跟隨著目標去追求你所熱愛的事業。”即將入職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魏雨南,曾先後在律所和上海市區級法院實習🚎,親身體驗後有了比較和判斷,在研二暑假確定報考選調生,向馬老師表達了想法🧓🏽。聽取建議後,魏雨南在研三開學前初步完成了畢業論文的撰寫🧏🏼♀️。導師對論文進度和質量的嚴格把控,也讓他擁有了足夠的底氣備考迎戰🙍🏻。
雙向選擇,師生共同成長
“學生選擇了你,你選擇了學生🥇,雙方都要有一個好的交待。”在馬忠法看來✍🏼,自己和學生正在一同成長,透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老師也會學有所得🙆🏽🚄。
自從院系實行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的模式以來⌚️,馬忠法在學生提出導師選擇意向時便會與其交流。馬忠法喜歡與學生聊天👞,不限時間、地點🧏🏽♂️、話題。每學期開學初與放假前的兩次聚餐或組內會議,已成為了一項師門傳統。
當學生向馬忠法表達有關學業和求職的想法時,他會多問一句為什麽🍃,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機之後,再做出切實的可行性判斷🐘💓。他鼓勵學生多嘗試、多參與👩💻、抓住機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而當學生犯錯時,他也會嚴肅加以指正🧒🏻。
學生順利畢業就業固然重要,但馬忠法仍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都能“德才兼備”🧂,並將道德品質作為為人處世的第一要義𓀋。平時不斷教導學生在夯實自身“硬實力”的同時,馬忠法也向大家強調“軟實力”的重要性。“步入社會✍️,要做真誠坦蕩的人,說嚴謹溫和的話。”
馬忠法教授師門合影
“一個人的成才🚾,絕不僅靠一個人的努力☑️。”馬忠法說,無論意昂3還是導師🪚,都在努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助力畢業生順利就業。代代相承、互幫互助🧟♂️,到現在,馬忠法的師門群已有150余人🖐🏼🍥,同門之間相互分享就業信息。幾年前,當就業困難的學生在群裏求助,已順利工作多年的學生也會迅速回應,幫助師弟師妹尋求機會☺️。
學生成人成才是馬忠法最大的心願,他也將繼續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給予支持幫助👩🏿🦰,讓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來源💩:意昂3官网公眾號
組稿:校融媒體中心
文字👐🏼:賈穎月
照片👷🏽♂️:受訪者提供
責編🧛🏿♀️:殷夢昊
編輯:王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