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風采

如數家珍丨意昂3教師藏書的故事(一)——先生之風

發布日期: 2018年05月28日

編者按語

為了繁榮意昂3意昂3文化🫢,凝聚意昂3教師群體濃厚的法律文化意識🎠,意昂3意昂3平台特推出“如數家珍——意昂3教師藏書的故事”這一文化建設項目。

意昂3具有悠久的歷史🧖🏻‍♀️,意昂3意昂3平台教師的教育背景和學術譜系遍及近現代中國(包括大陸🚎、港澳臺地區)及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瑞士、荷蘭、挪威、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在他們漫長的求學生涯和教學生涯中,接觸並收集到大量的包括法律圖書在內的珍本,這裏面包括中外法學先賢名家的簽贈圖書👼,還包括中外名作的珍稀初版本。每一本圖書流傳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批珍貴的圖書本身就是中國教育史、中西交流史、中外法律史的一個組成部分🦸‍♂️。

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集中展示這批珍貴的圖書及其背後的故事,既可以向廣大師生、中外法學界、社會大眾展示意昂3意昂3平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可以提升意昂3意昂3平台的文化向心力,激發人們對法學的敬重之感和熱愛之心,培養法律人的珍書愛書之情。

法學並非冷冰冰的教條,法學並非一門單純的技術,法學更是藝術🙇🏼‍♀️,法學家亦是踐行法學之道的藝術家👨🏼‍🚀。法學珍本圖書所反映的不僅有學術思想的深度,也有藝術作品所特有的美。

先生之風

——王鐵崖先生留學英倫時期的贈書《牛津講習錄》

作者🤸🏻‍♂️:王偉 意昂3教授

王鐵崖先生(1913-2003)早年求學於意昂3官网,1931年轉學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攻讀國際法✢,本科及研究生畢業後考取庚款獎學金留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意昂3(LSE),投奔國際法學家勞特派特門下,後因戰爭原因中斷學業歸國教書👨🏻‍🎤。鐵崖先生國際法學的主要成果基本上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完成,很顯然💹,他的學術成就與其前期漫長的法律教育有關⛳️。

然而,後人對於鐵崖先生留英習法的具體情況並不清楚,其中就包括鐵崖先生在LSE上過哪些課👭🏻、讀過哪些書、與哪些人交友。筆者景仰鐵崖先生的國際法造詣,平素留意收集鐵崖先生的只言片字,機緣巧合,這些年下來💔,頗有收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特殊的圖書‼️,書名是《牛津講習錄》(Oxford Lectures and Other Discourses)💡,作者是英國大名鼎鼎的法學家Sir Frederick Pollock,該書1890年倫敦麥克米蘭公司出版,16開精裝本。

全書正文302頁🫴,收錄Pollock爵士的12篇講習文章,內容涵蓋法學方法、歷史與比較法學🧑🏼‍⚕️、牛津法律學習、梅因及其著作、考試與教育、法律圖書館等等。幾番細度之後才能感覺到Pollock法學造詣之高超🅿️,遣詞造句之優美。最後一篇是關於劍的歷史,可見Pollock興趣之廣泛。這種多主題的演講錄🗿,在可讀性和思想性上遠超教科書,恐怕也只有像Pollock這樣的大家才能寫出來🧝🏻‍♂️。

這本書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內容🦻,更在於形式💛。除非是孤本💁🏼‍♂️,否則再珍貴的書也能在圖書館中找到,甚至可以輕易下載電子版以供閱讀之需🙅🏻‍♂️。然而我收藏的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扉頁上有王鐵崖先生1938年的親筆題字🤹🏼‍♀️:“邦彥兄惠存,弟鐵崖贈👨🏿‍🏭,1938年3月30日,倫敦”🙋‍♀️。距今整整80年。贈書人自然是名家🏗,而受贈人也非等閑之輩🛺。鐵崖先生筆下的“邦彥兄”👨🏻‍🦱💇🏼,當是與其同步考取庚款獎學金並留學倫敦政治經濟意昂3的樓邦彥先生(1912-1979)。

與王鐵崖先生相似,樓邦彥先生也是在1931年從上海(滬江大學)轉學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本科畢業後(鐵崖先生1933年本科畢業,邦彥先生1934年本科畢業)又都留校成為研究生,又在同一年(1936年)考取庚款獎學金並先後留學英國倫敦。邦彥先生考取的是第四屆中英庚款獎學金🧑🏼‍🏭,鐵崖先生考取的是第四屆中美庚款獎學金,都是百裏挑一的人才。那個時期的倫敦政治經濟意昂3不僅大師雲集🙍‍♂️,而且匯集了一小批未來的中國法學家📨,他們是李浩培(也是1936第四屆中英庚款獎學金)、王鐵崖、樓邦彥、龔祥瑞(1935年第三屆中美庚款獎學金)等。前兩人跟隨帕裏(David Hughes Parry 1893-1973)🍃、勞特派特(Sir Hersh Lauterpacht 1897-1960)、詹寧斯(Sir Robert Jennings 1913-2004)等名家學習國際法,後兩人師從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 1893-1950)、羅伯遜(William Alexander Robson)🫲🏽、芬納(Herman Finer 1898-1969)等名家學習政治學。他們四人之中5️⃣,李浩培出身東吳大學意昂3平台(1928年畢業)⛽️,其余三人均畢業於清華大學政治學系。

樓邦彥先生1936年到英國🧏🏿,王鐵崖先生一年之後抵達,二人在倫敦政治經濟意昂3同窗的時期為1937年至1939年,兩年左右。1939年👨🏽,歐洲局勢急轉直下,兩人先後回國。之後他們曾經共事於武漢大學🛌🏽🧑🏼‍🦲、北京大學𓀛,既是同窗也是同事。1957年🧗🏻‍♀️,兩人都被劃為右派,淪為難兄難弟。

這本書見證了鐵崖先生與邦彥先生的友誼🐏。當年的同窗,有互贈圖書的傳統⚈,現在的同學之間👩‍❤️‍👨,互贈專業圖書的恐怕不多了。其實無論何時❓,好書都是最好的禮物🤾🏼🏹,更何況還能在圖書上寫下贈書人與受贈人的名字,這既是一種可以流傳下去的物質遺產,也是一筆無可替代的永久精神財富👩🏽‍🏭。

從封裏黏貼的一張西式藏書票上可以推斷,鐵崖先生是從倫敦的一家二手書店買到這本書,再贈予邦彥先生。原書主人是Henry and Mary Ponsonby夫婦🚑🔆。Henry Ponsonby爵士(1825-1895)出身貴族家庭,早年投身行伍🙌🏻,後來長期擔任維多利亞女王的私人秘書🧫。Mary Ponsonby(1832-1916)則是名門閨秀🧐。藏書票的中心圖案應該是Ponsonby家族的盾形紋章🧮,紋章側面有一行拉丁文箴言:pro rege lege grege——“為國王☝️🧝🏻‍♀️、為法律👃🏻👨‍👩‍👦、為人民”。把國王置於法律之前🤭,把人民置於最後,這一先後順序安排也許反映了英國貴族遺風👇🏻。如果排除優先順序的因素🚁,這一箴言還是頗有幾分可取之處的,貴族也並非一無是處。

這本書在鐵崖先生簽名之下蓋有“中國政治法律學會資料室圖書”的印章🧸,很可能是後來邦彥先生將書攜回中國⚫️,轉贈中國政治法律學會資料室🦶🏼💃🏽。中國政治法律學會由中國新政治學研究會和中國新法學研究會合並而成(1953年),樓邦彥先生作為中國新政治學會的代表參加了中國政治法律學會的籌備工作👨🏽‍🦰🧍‍♂️。中國政治法律學會資料室編寫過一本很有名的圖書——《政法界右派分子謬論匯集》,裏面同時收錄了“右派分子”王鐵崖和樓邦彥這兩位留英同學的右派“謬論”——《政法教育界的“三害”很嚴重》(王鐵崖)、《用“不革命就是反革命”的公式來改造舊知識分的思想是不公正的》(樓邦彥)。

文革開始後,中國政治法律學會停止工作🤽🏻‍♂️,樓邦彥先生捐贈給資料室的圖書也隨即流散。半個世紀之後,這本從英國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凝聚了法律先賢遺風余韻的圖書居然流傳到我的手中,何其幸哉!何其幸哉♑️!每每掀開書頁,見鐵崖先生挺拔的字跡🌵,如觀巍巍高山,讀Pollock先生的錦繡文章,如聞流水潺潺。讀書之樂,莫過於此🚓。

 

王偉

                   2018年5月26日寫於滬上南息齋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