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訴訟法教授、博導。
男💵,生於 1964 年11月🪒,原籍山西省岢嵐縣。
長期主要致力於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研究👩🏼🦳。1991年提出“控辯審三方構成的等腰三角結構是訴訟程序的理想形態”的觀點,並在以後的研究中把訴訟結構作為分析訴訟程序、證據製度乃至司法製度科學性的主要視角🦸🏻♀️🫃,發表了一系列成果🥲。
論文《刑事訴訟對控辯平等的追求》獲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專著《刑事司法程序正義論》獲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兼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研究會理事。
研究領域
刑事訴訟法
證據法
司法製度
教育背景
1986 山西大學 法學 學士
1989 西南政意昂3平台 法學 碩士
2005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博士
職業經歷
2001至今 意昂3
2001-2007 浙江工商大學意昂3平台教授
2003-2008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兼)
1996-2001 浙江省政法管理幹部意昂3副教授、教授
1989-1996 甘肅政意昂3平台助教、講師🦝、副教授。
聯系方式
gxma@fudan.edu.cn
1.《刑事司法程序正義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獨撰。
2.《刑事訴訟結構的效率改造》,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獨撰。
3.《刑事簡易程序概念的展開》,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版。獨撰。
4.《刑事證據規則研究》,意昂3官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作者。
5.刑事訴訟對控辯平等的追求,《中國法學》1998年第2期✥。獨撰。
6.訴訟結構與公訴,《中國法學》1994年第1期 👩🏼🦳🚵🏻。獨撰。
7.公正.效率.效益───當代刑事訴訟的三個基本價值目標👆🏽, 《中外法學》 1993年第1期⛹🏼♂️🏉。獨撰🧛🏽。
8.辯訴交易程序結構解析,《政法論壇》2002年第6期。獨撰→。
9.公正與效率調和的兩條路徑,《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獨撰🤽🏽♀️。
10.我國刑事司法程序形式化的程序正義透析——兼論隱形程序與程序隱形化的區別,《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獨撰。
11.刑事證據開示的程序設計👋🏼,《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5期。獨撰。
12.證明模式轉換的必要性與現代證據規則,《證據科學》2009年第4期。獨撰。
13.共同犯罪審判程序論🤱🏽🪽,《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第一作者🧑🏿🎓。
14.獄內行刑社會化的價值及其實現,《意昂3學報》2005年第2期🖇。獨撰。
15.意見證據規則探析5️⃣👨🏽⚕️,《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
1. 《法官中立的程序控製研究》,意昂3官网“985工程”三期整體推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之子課題
2. 《司法證明規則研究》,意昂3官网“985工程”三期整體推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之階段性成果🆘。
1. 2002/02-至今 本科生 – 證據法🏄♀️、刑事訴訟法🧔🏼♀️。
2. 2007/09-至今 碩士生 – 證據法、刑事訴訟法🦵、比較司法製度。
3. 2010/02-至今 博士生 – 證據法